关于离心泵的 30 个常见问题

关于离心泵的 30 个常见问题

概要

本文以离心泵为研究对象,系统介绍了离心泵的基本工作原理、分类、关键参数及型号解释,阐述了离心泵的日常运行规范和核心维护措施,梳理了汽蚀、水汽侵蚀、轴承箱过热等常见故障,讲解了离心泵的结构设计要点、轴向力平衡方法、传动连接型式及正常运行准则。

关于离心泵的 30 个常见问题

1、离心泵的主要工作原理是什么?

电动机带动叶轮高速旋转,使液体产生离心力。由于离心力的作用,液体被甩入侧槽排出泵外,或进入下一级叶轮,从而使叶轮进口处的压力降低,与作用在吸入液体上的压力形成压力差。该压力差作用于液体吸入泵。由于离心泵的连续旋转,液体被连续吸入或排出。

 

2、润滑油(脂)的作用有哪些?

起润滑、冷却、冲洗、密封、减振、防护和卸荷等作用。

 

3. 泵润滑油中含有水有什么危害?

1.水能降低润滑油的粘度,削弱油膜强度,降低润滑效果。

2.水在0℃以下就会结冰,严重影响润滑油的低温流动性 油。

3.水能加速润滑油的氧化,促进低分子有机酸对金属的腐蚀。

4.水增加了润滑剂的发泡性,使润滑剂更容易起泡。

5.湿气会导致金属部件生锈。

 

4. 密封油起什么作用?

冷却密封部件;润滑摩擦部件;防止真空损坏。

 

5. 轴封泄漏的常见标准有哪些?

填料密封:轻油小于20滴/分钟 重油小于10滴/分钟

机械密封:轻质油小于10滴/分钟,重质油小于5滴/分钟

 

6. 离心泵如何开关?

首先,启动泵前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,例如预热泵。根据泵的出口流量、电流、压力、液位等相关参数,进行双泵切换。原则是先启动备用泵。待各部件正常、压力上来后,缓慢打开被切换泵的出口阀门,再缓慢关闭被切换泵的出口阀门,直至被切换泵的出口阀门完全关闭。停止被切换泵,但尽量减少切换引起的流量等参数波动。

 

7. 离心泵转盘不动,为何无法启动?

如果离心泵盘不动,则表明泵内部存在故障。这可能是由于叶轮卡住、泵轴过度弯曲、泵的动静部件生锈或泵内压力过大造成的。如果泵盘不动并强行启动,驱动泵轴的强大电机动力可能会损坏内部组件,例如轴断裂和变形、叶轮破碎、电机线圈烧坏,甚至电机跳闸,最终导致启动失败。

 

8. 为什么备用泵需要定期轮换?

定期盘车有三个作用:防止泵内结垢导致泵卡死;防止泵轴变形;盘车还能将润滑油输送到各个润滑点,防止泵轴生锈。润滑轴承有助于在紧急情况下立即启动。

 

9. 机泵正常运行时,冷却水量多少合适?

水泵正常运行时,最佳冷却水流量为出水温度在40°C左右时。此时出水略微温热,冷却效果最佳。尤其冬季端部密封的冷却水流量不宜设置过高,以免动、静密封因水温过低而硬化,失去弹性,导致密封失效。

 

10. 离心泵抽真空时会发生什么?

运行中的泵在开始抽液时,会突然发出噪音和振动,并伴随压力、流量和电流的下降。抽液严重时,泵会剧烈振动,压力归零,泵不抽液。

 

11. 轴承箱发热的原因有哪些?

1.泵轴与电机轴不同心。

2.润滑油(脂)过多或过少,或油(脂)变质。

3.油环断裂或跳出固定位置。

4.轴向推力增大。

5.冷却水供应不足或中断。

6.轴承磨损。

7.流量太小,导致泵几乎空了。

8.泵振动是由于基础不稳、转子不平衡、螺栓松动等原因引起的。

 

12. 为什么冬季泵需要防冻?

1.水在零度以下时体积会膨胀,如果泵体内残留的水没有清理干净,力量 低温下产生的体积膨胀会造成泵体爆裂,造成不必要的损坏。

 

防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:

2.排出空转泵中的所有水。

3.保持冷却水稳定流动。

4.对泵进行隔热或用蒸汽或热水加热。

5.备用泵维持入口和出口流量。

 

13. 水泵冻住了怎么办?

1.水泵受冻后,切勿用蒸汽直接吹,以防止泵体受热膨胀不均匀而导致泵体爆裂。

2.当水泵冻住时,先浇冷水,等车子发动后,再浇蒸汽或者热水。

 

14. 泵体为什么需要冷却?

泵运转时,液体与泵体、旋转件与固定件如球、轴承内外圈、轴套、填料等之间的流动摩擦会产生摩擦,产生热量。同时,介质的高温传递到泵内,使泵体发热。冷却的目的是降低泵体、泵座、轴承箱、轴封等部件的温度,防止这些部件因温升而变形、老化、损坏。

 

15. 什么情况下需要紧急停止电机?

1.当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。

2.当电机冒烟、发出异味或着火时。

3.当发生较大振动或轴向振动时。

4.当机身或轴承升温到极限时。

5.电机转速缓慢,并伴有异常噪音。

 

1. 解释一下国产离心泵的型号。例如, IH80-65J-125意思?

80 --泵吸入口直径 伊希 --单级离心机l 机械 ;J-以低速使用;125——叶轮公称直径;A——叶轮第一次切割。

 

17. 泵是如何分类的?

根据泵作用于液体的方式,泵通常分为两类:叶片泵和容积泵。叶片泵通过泵内的旋转叶轮输送液体。根据泵内叶片的结构,叶片泵进一步分为离心泵、轴流泵和涡流泵。容积泵通过周期性地改变泵工作室的容积来输送液体。这类泵又分为往复泵(活塞泵、柱塞泵、隔膜泵等)和旋转泵(齿轮泵、螺杆泵等)。

泵常按用途命名,如:水泵、油泵、氨泵、液态烃泵、泥浆泵、耐腐蚀泵、凝结水泵等。

 

18. 离心泵的轴向力是如何消除的?

1)单级泵平衡轴向力的措施有:

①采用双吸叶轮;②开设平衡孔;③平衡管

2)多级离心泵轴向力平衡措施为:

叶轮对称布置;②采用平衡鼓加平衡管;③采用平衡盘加平衡管;④采用平衡鼓、平衡盘、平衡管组合平衡措施。

 

19. 什么情况下泵需要冷却?冷却水的作用是什么?

1.当泵输送介质温度大于100℃时,轴承需冷却;大于150℃时,一般需对密封腔进行冷却;大于200℃时,一般需对泵支架进行冷却。

2.冷却水的作用是:

3.降低轴承温度;

4.带走轴封泄漏的少量液体并传导摩擦热;

5.降低填料函温度,改善机械密封的工作条件,延长其使用寿命;

6.冷却泵支架,防止因热膨胀造成泵与电机同心度偏移;

7.冷却水液尽量采用循环水或新鲜水,当其总硬度大于4.5mmg当量/L时,方可使用软化水循环使用。

 

20. 什么是空化?

当叶轮入口处的压力低于工作介质的饱和压力时,部分液体会蒸发(即汽化)。当这些气泡进入压力较高的区域时,它们在压力下突然凝结,迫使周围的液体流入,从而引起液压冲击。这种现象被称为空化。这种持续的、局部的冲击载荷逐渐使材料表面疲劳,导致金属表面侵蚀,并出现大大小小的蜂窝状空腔。

汽蚀过程的不稳定性使泵产生振动和噪声。同时,由于汽蚀时气泡会堵塞叶轮槽,导致流量和扬程降低,效率降低。因此,应防止汽蚀发生。

 

21. 如何识别空化现象

1.泵内有巨大的噪音。

2.出口压力不稳定,严重时无法测量产量。

3.泵体振动。

4.介质温度升高。

 

22. 气蚀的成因有哪些?

1.气蚀的产生原因有:

2.吸入液位下降或灌装头高度不够。

3.大气压下降。

4.系统内的压力降低。

5.随着介质温度的升高,饱和蒸汽压升高(指容易汽化的介质)。

6.随着液体流速的增加,阻力损失也随之增加。

7.吸入管阻力较大。(这取决于泵的结构以及吸入管是否安装正确。)

8.吸入管路漏气。

 

23. 泵与电机之间的传动连接方式有哪几种?

有皮带传动、齿轮箱传动、电机直联三种。

 

24. 什么是泵流量?

单位时间内从泵出口管排出的液体量称为流量,用Q表示。流量分为重量流量和体积流量,其中以体积流量为主。

重量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流经设备的流体重量。单位:kg/s、T/h等。体积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流经设备的流体体积。单位:M³/h。

 

25. 启动泵前应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止气蚀?

1.首先,排出泵内残留的气体;

2.安装泵时,应尽量降低吸入真空高度;

3.液体加热在运行过程中应保持尽可能低的温度;

4.减少管道阻力损失;

5.尽量减少吸入管内的液压损失,使泵入口处液体的压力远大于液体的饱和蒸汽压。

6.降低液体进入叶轮的速度,即降低泵的转数和流量,也可以防止气蚀。

7.使用诱导轮也可以改善泵的气蚀现象。

8.叶轮采用抗气蚀能力强的材料制成。

26. 为什么泵的入口管路很粗,出口管路很细?

由于泵是通过压差吸入液体,因此在管径相同的情况下,泵的吸入量小于排出量。当吸入的液体量小于排出的液体量时,泵内就会形成真空。入口管路略粗可以减少吸入阻力,提高泵的吸入量。因此,泵的入口管路应比出口管路粗。

27. 离心泵出口管路上为什么要安装单向阀?

单向阀又称回流阀,是指只允许液体向一个方向流动,而不能向相反方向流动的阀门。在泵的出口安装单向阀,可以防止因某种原因导致出口阀未关闭,转子上的螺母松动或脱落,造成液体倒流,从而导致泵反转。

 

28. 泵温度过高怎么办?

如果泵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过热现象,应立即查找原因并处理。如果泵本身故障,应立即停机检查并采取相应措施。如果泵运行不正常,应调整运行参数并增加流量。如果泵的过热原因或泵送介质本身问题,应使用水或空气冷却(冷却时应缓慢进行,不要骤冷)。但是,水不绝缘,不宜用于冷却过热的电机和电缆。如果电机漏电,漏电可能会通过水进入人体,造成触电。此外,如果水进入接线盒等部位,会损坏绝缘,直接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生产。

 

29. 离心泵为什么不能反转或空转?

反转和空转都会对离心泵造成不必要的损坏。反转会导致泵的固定螺钉(例如轴套和叶轮盖)松动甚至脱落,从而可能引发事故。空转时,没有液体进出泵,导致泵内部摩擦产生热量和振动,从而可能损坏零件。严重的情况下,这会导致轴卡住等事故。

 

30. 离心泵的正常良好运行包括哪些内容?

1.压力、流量稳定,出口压力能满足正常生产需要或达到铭牌容量的90%以上。

2.润滑、冷却系统通畅,油环、轴承箱、液位管等齐全、工作良好,润滑油按规定选用,轴承温度符合标准。

3.运转平稳、无噪音,轴套、振动均符合标准。

4.轴封泄漏量符合标准。